华能国际2024年报解读: 营收微降3.48%, 扣非净利润大增87.5%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发布2024年度报告,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出不同变化。其中,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.48%,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7.5%,这两项数据变化较为显著。以下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。

营收:电价下降致营收微降3.48%

2024年,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.51亿元,同比减少88.46亿元,降幅3.48%。主要原因是电价同比下降。境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9.42亿元,降幅1.32%,其中境内售电收入同比减少35.18亿元,降幅1.75%,虽境内上网电量4529.39亿千瓦时,同比上升1.13%,增收22.88亿元,但电厂含税平均结算电价494.26元/兆瓦时,同比下降2.85%,减收58.06亿元;境内供售热收入同比增加1.08亿元,增幅0.64%。新加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3.71亿元,降幅19.85%,巴基斯坦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.33亿元,降幅13.12%,均因电价同比下降。

净利润:境内燃料成本降低与新能源增量推动增长20.01%

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.35亿元,同比增加16.90亿元,增幅20.01%。主要得益于境内燃料成本降低促进火电增利,且公司新能源规模有序扩增带来增量增利。2024年国内煤炭消费增速放缓,供应宽松,价格震荡下行,公司采购煤炭2.07亿吨,采购均价同比下降8.27%,有效控制了燃料成本。同时,风电、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同比快速增加,风电装机容量为18109兆瓦,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9836兆瓦,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税前利润汇总金额分别同比增加8.59亿元和6.81亿元。

扣非净利润:大幅增长87.5%

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.22亿元,同比增长87.5%。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,在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,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增长态势强劲,反映出公司在电力生产与销售等核心业务领域的经营成效显著,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。

基本每股收益:增长31.43%

基本每股收益为0.46元,同比增加0.11元,增幅31.43%。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增长,公司盈利能力提升,使得每股收益相应增加,为股东带来了更好的回报。

扣非每股收益:增长182.35%

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.48元,同比增长182.35%。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公司主营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,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高效运营和成本控制,使得每股收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能实现大幅增长,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信心。

费用:管理、研发费用增长,财务费用下降

管理费用:增长5.55%

管理费用为68.05亿元,同比增长5.55%,主要为计入管理费用的薪酬、日常办公费、折旧等费用同比增长。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,以支持公司的持续发展和业务拓展,但也需关注费用增长是否带来相应的效益提升。

销售费用:增长12.28%

销售费用为2.67亿元,同比增长12.28%,增长幅度较为明显,公司或在市场推广、客户拓展等销售环节加大了投入,后续需观察销售费用增长能否有效带动销售业绩提升。

财务费用:下降16.10%

财务费用为74.41亿元,同比下降16.10%,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减少11.52亿元,主要由于资金成本同比下降。这得益于公司在融资策略上的优化,有效降低了财务成本,提升了公司的利润空间。

研发费用:增长8.18%

研发费用为16.58亿元,同比增长8.18%,主要由于公司围绕主营业务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。2024年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显著,如华能18兆瓦超大风电机组建成等,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公司保持技术领先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
研发情况:投入加大,成果显著

研发投入:合计16.96亿元

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6.58亿元,资本化研发投入0.38亿元,研发投入合计16.96亿元,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.69%。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研发人员:数量14372人

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372人,占公司总人数的25.54%。从学历结构看,博士研究生21人,硕士研究生2072人,本科10558人;从年龄结构看,30-40岁的有5867人。研发人员结构较为合理,为公司的研发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
现金流:经营、筹资现金流增加,投资现金流流出扩大

经营活动现金流:净额增加11.06%
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5.30亿元,同比增加50.33亿元,增幅11.06%,主要由于燃料采购支出下降,以及增值税留抵退税同比减少的共同影响。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增强,经营状况良好。

投资活动现金流:净额流出增加15.16%

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635.97亿元,同比增加83.70亿元,主要由于新能源等项目基建支出同比增加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布局,虽短期内导致投资现金流出增加,但从长期看有望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。

筹资活动现金流:净额增加64.42%
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.83亿元,同比增加60.67亿元,增幅64.42%,主要由于为支持公司新能源发展等资本开支,本期净融资金额同比增加。公司通过合理的筹资活动,为新能源项目等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
风险因素:关注行业及市场、燃料采购等风险

电力行业及市场风险

预计2025年煤机利用小时将进一步下降,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,公司结算电价存在下降风险。公司需优化投资区域与电源组合,加快煤电机组技术升级。

燃料采购市场风险

用电高峰时段局部煤炭保供仍面临压力,沿海区域进口煤采购受国际市场影响大。公司需发挥长协合同作用,优化供应结构。

碳市场风险

第四履约期配额发放收紧,碳履约成本可能增加。公司需加快节能减排升级改造,优化碳交易策略。

环保风险

国家环保政策趋严,基层企业环保费用支出或增加。公司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需持续关注环保政策变化。

电力建设风险

可能面临极端天气、人工成本上涨等风险。公司需提前应对,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。

高管报酬:整体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

董事长王葵在公司领取报酬情况未披露具体金额,但从公司整体薪酬政策来看,董事、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依据公司薪酬管理办法,本着“按岗定薪、按绩取酬、效率优先、注重公平”的原则,并与公司经营业绩及个人绩效挂钩。这有助于激励高管团队积极提升公司业绩,实现公司与个人利益的统一。

综合来看,华能国际在2024年虽营业收入有所下降,但在成本控制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,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。不过,公司仍面临电力行业及市场、燃料采购等多方面风险,需持续优化经营策略,加强风险管理,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